已婚女人梦见结婚化妆-已婚女人梦见结婚化妆化不好
朱棣造反成功后,明惠宗朱允炆到哪里去了?
每个朝代都会给后人留下一些谜案和未知,那么说,明朝最大的迷案呢?当属“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此案至今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为防大权旁落,就把自己的二十多个儿子封为藩王分管全国各地,他觉得这样“肥水不流外人田”,大明的王朝就可千秋万代了,历史证明他的这个举动是错误的,也为日后带来一场大祸。
1398年,朱元璋逝世,立皇孙朱允炆继承大统,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明白,各地藩王均有相当势力,割据一方,对自己这个太祖皇帝御笔钦点的年轻侄儿继位,多有不服,且虎视眈眈!而且这些叔父在当地横行霸道,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百姓怨声载道,于是产生了“削藩”的想法,即剥夺叔父们的兵权,集中皇权于自己手中。
在谋臣黄子澄、齐泰的建议下,“削藩”前期也算顺利,但是到了燕王这里,燕王朱棣一直野心勃勃,颇有胆识,早就对皇位的继承颇有微词。
适逢建文帝这一政策,一方面为了麻痹皇帝***装得了精神病胡言乱语,污秽不堪,私下却加紧练兵,筹备***,年轻的建文帝本就性情温和又缺乏经验怎么斗得过老谋深算的叔父?
不久,燕王以“清君侧,除奸臣”为名,起兵谋反!经过三年混战,公元1402年燕王精兵已至皇城门下,守城大将李景隆眼看建文帝大限已至,竟开门投诚。
于是,燕王不费一兵一卒直奔皇宫,但见皇宫内外早已火海滔天,有下人报建文帝与皇后已纵身火海并指认一烧焦尸体就是建文帝!但这具尸体已焦黑难辨其容,只有腰间一残缺不全的玉带仿佛标志这就是建文帝。
随后,燕王登基,史称明成祖,那莫,朱允炆真的葬身火海吗?朱棣自然不信,朱棣自知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理亏天下,惶惶不可终日,杀了一大批建文帝的忠臣,同时成立锦衣卫、东厂成其爪牙,多年一直秘密追寻建文帝的下落。
据说,郑和下西洋除了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还有一主要使命就是在海外搜寻这位亲侄儿,但到朱棣去世,也没搜到建文帝踪影,或许泉下太祖皇帝庇佑吧!
民间对于建文帝的下落也有多种说法,我们来探讨下,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在建文帝决定以身殉国的关键时刻,一老太监说太祖皇帝留有一铁皮箱子,称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打开,当建文帝打开时,发现箱子里居然是一套和尚的行头,建文帝当即剃头换装在忠仆的掩护下从一僻静小门逃出皇宫,遁入空门!
而今,在湖南新田也发现明代遗址大观堡和东明寺,据史学家多方考证,认为这两个地方均有可能是建文帝出家避难之所。
但是,全国各地,有根据族谱也好遗址也好有好几处都疑似建文帝最终归属,而且各有道理各有依据,究竟“花落谁家”还得留待时间考证。
还有一说,说是当年建文帝几经辗转,流落海外,前几年法国球星里贝里就说自己是明朝皇帝之后,嗯?就连外国人也来中国认祖归宗?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且里贝里自有说辞,一是他的家族传说,其祖上有当过皇帝的乞丐和尚,二是家中祖传明代文物且是皇宫之物,三是祖上临终遗言说家在遥远的东方,这些未必都是空穴来风,还得史学家慢慢考证。
更有离奇,说是建文帝与皇后在大火中只烧毁躯体其灵魂意识已穿越现代,此说只当一笑话听听且罢,但无论如何,这一年轻的皇帝生死去向确实成迷,谈古论今。
不过,我说,建文帝是死是活下落何处?呵呵,几百年已过,尘归尘土归土,能在哪里?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防止争夺太子位,立规矩只有长子可以继承太子位,看似有一定道理,但明朝后世却还是因为争夺皇位而斗争了几百年,很具有讽刺意味,燕王朱棣篡位,太子朱允文一把火烧了南京的这个据说比故宫还要宏伟的宫殿,而朱允文也不知所踪成为千古之谜。有的说是在大火中被烧死了,有的说逃到国外了,为此,朱棣还派了几路人马,多年来秘密打探他的下落,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明建文四年( 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朱棣兵临应天城下,守将李景隆、谷王朱橞背叛建文帝,打开金川门降迎燕军。稳操胜券的朱棣并没有马上入城,控制了金川门的他决定留给自己和侄子一点时间,这大概也是作为朱允炆曾经严令三军“无论何时,不可伤及燕王性命”的回报。
建文皇帝朱允炆得知燕军已即将打进应天城,发自内心感觉大势已去,决心以死殉国,拔剑就要自刎,众大臣见状急上前拉住,少监王钺上前奏道:"太祖皇帝临终时,曾交给臣一个大铁箱子,命藏于奉先殿密室内,嘱咐说,‘此物为诚意伯刘基所留下,子孙如果有急难,就可以打开这个铁箱子’,请皇上取出铁箱打开,定有锦囊妙计"。再说朱允炆命一众大臣把那铁箱从奉先殿找了出来,这铁箱是木制的,表皮全用铁皮包裹,用两把铁锁锁着,再看铁锁,锁眼里也灌满了铁汁,无法打开。
朱允炆连忙叫人用斧锤砸开,只见里面装着一只玉璋、四幅卷轴、三张度牒(和尚工作证),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三个名字,另外还有僧衣,僧帽,僧鞋各三套,剃刀一把。众人七手八脚打开卷轴,原来是四幅横幅画,画工差强人意,但画得非常细致。
每卷右首都写有六个行书大字,左端也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那些字遒劲有力,率真流畅,字体深沉,章法不囿陈规,全然不似大书法家刘基的结字严谨、点画清朗、清秀优雅,筋骨内含。
朱允炆这下算是明白了——这那里是什么诚意伯卷轴,这分明是爷爷留给他的救命稻草。
他连忙看那第一幅,横幅右首竖书六字:自僧而兴第一。画的是一位少年行脚僧人,托钵化缘的情形。僧人面长,大口而环目,下巴前突,却正是朱元璋的自画像。又接着看后面的小字:朕起自寒微,少时曾牧牛于田野,曾行乞于闹市,曾猎食于山林。深知民间之疾苦,后应天命,
率众南北征讨一十五载,年四十而登至尊之位,自知千秋万世,乃痴人说梦,汉唐盛世,终有尽时。顺天者,天必恤之,爱民者,民必爱之,切记切记。
刚看完,监察御史叶希贤马上递上第二幅,这一幅六字是:自僧而治第二。画的是一位僧人的背影,僧人后脑有小块凹陷,消瘦的背上负了一个包袱,手拄一支竹杖,攀行在山间石阶上,卷起的裤管下,露出右小腿肚上一点鲜红……
朱允炆知道这画的就是他自己——他头型不好曾被祖父嫌弃,他的右小腿上自幼就有一颗红色痦子。
再看左边的注释:朕之嫡孙允炆,宽厚有余而威严不足,内难服众王,外难慑强番,必遗祸子孙也,朕四子棣,威毅果断,聪敏超群,足堪君临天下,然众臣诸王,亦皆不服,朕唯有令叔侄一战 ,胜者则天下莫敢不服耶。
应天城破时,允炆不须慌乱,当与杨应能、叶希贤就地剃度,化名应文、应能、应贤,趁火起时率二人从鬼门出,然后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城西,再一路向西南,抵滇后,当可获故人庇佑,余生无忧也。
箱中有御制玉璋一只,留予应文为念,望一心向佛、悠游天下,亦自在哉!
天哪,原来这三四年的战争,只是未卜先知的爷爷,为了替叔叔朱棣树立天威而刻意安排的,自己只是连接两个时代的一座桥。他又取过那只玉璋,痴痴看着上面的“奉天承运”四个字,心中不由百感交集,转头看时,杨应能、叶希贤早已义无反顾的在剃度了,也就不再犹豫,褪下冠冕,解开头发,让翰林院编修程济给自己也剃度了。
片刻之后,君臣三人已经成了三位世外之人,应文也不再去看那其他两幅卷轴,只留下玉璋和自己那一幅, 其余三幅收入铁箱,依旧取锁锁了,令太监送与城外的朱棣。
这时忽有人入报,宫外起火,应文双手合十,默念法号数声,吩咐众人四散逃命去罢,自己则只带了 应能、应贤二人及少量金银也逃出宫去了。
马皇后及几位嫔妃不愿意走,竟投火自尽了。
火势越来越大,应文、应能、应贤三人出了鬼门(所谓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的一道矮门,只能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见门外刚好有一艘小船,船上有一位道士,对众人道:“昨晚梦见高皇帝,命我至此等候。”,于是三人乘船而去。
这道士自然是朱元璋生前便安排好的,那送情报给朱棣以及在宫里放火的人,说不定也是他。
应文等三人本是君臣,现如今以师兄弟相称,出了京城,一路向西,边游边走,倒也没有遇到大的阻碍。
次年八月,三人到达云南——此地当时由与应文自幼友善的黔国公沐晟镇守。沐晟把他们安置在风景秀丽,人烟稀少的武定狮子山,并在山上建了一座寺庙,取名“正觉寺”,供他们居住。清朝时改名为正续寺。
再说那朱棣, 命令自己的大军退守龙江驿, 本人则犹犹豫豫的在金川门外扎下营寨。如今已是胜券在握,如何安置那书呆子气的皇帝侄儿却成了大问题——要公然夺位,毕竟还是有些不妥。正在朱棣内心天人交战间,却忽然有人来报,宫中起火!朱棣不由大惊失色,马上命人入城救火。
这时刚好太监送铁箱到,朱棣也来不及看了,先救火才是。火救灭后,虽然找到数具尸体,但都已经烧的面目全非,不可辨认了。
朱棣只得令人打开铁箱,马上看到了剩下的那三幅卷轴,见缺了一幅,自然心中怀疑,遂亲自审问那些来不及逃跑的官员,终于有一个扛不住鞭子的官员招了,说出了朱允炆剃度出走之事。
朱棣这才明白,侄儿已将皇位让给了自己,但尽管如此,朱棣还是不能彻底放心,因为就目前的客观情况来看,建文帝只要不死,对自己始终是个威胁,长江以南许多地方依然效忠建文帝,中都凤阳有忠于建文帝的孙岳镇守;背后的山东还在铁铉掌握中;淮安有托孤大臣梅殷“拥兵淮上”;云贵地区的黔国公沐英之子沐晟也未臣服。
当然,此事他是万万不能对天下明说的,他只好一面宣布建文帝已自焚而死,废除建文年号,准备登基,一面派人去寻找已经出家的朱允炆,并在南京兴建“大报恩寺”以待 ,希望能报答朱允炆的让位大恩。
朱棣对外宣布,将 朱允炆以帝王之礼葬之 ,并追谥为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此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一个“让”字,也可以算是大明王朝对朱允炆的一种最终肯定。
在朱棣登基后,又派出胡濴,郑和等人多次在国内外寻找朱允炆,最终未果。
在出逃的三十八年,应文往来于滇蜀黔桂粤之间,足迹遍布狮子山、白云山、高峰山、飞虹山……,朱棣也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他。直到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为了救被骗子杨行祥牵连充军的几十个和尚,应文才不得已透露了自己建文帝的真实身份。
钦差大臣不敢怠慢,马上向正统皇帝汇报,正统皇帝于是将应文秘密迎入大内,让曾经伺候过他的老太监验明正身后,供养在宫里,宫里人都尊称为他为“老佛”。进宫后的第二年——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年底,“老佛”就圆寂了,享年六十四岁。
正统皇帝命将其葬于北京西山,不封不树,碑文只刻“天下***师之墓”,那玉璋也就从此下落不明了。
今天我们在狮子山看到的这些对联,就是写这件事情的。1、沧桑变太奇,可怜一璋一钵一袈裟,匆匆把君王老了,直到那华发盈头,面目俱非,听夜静钟声,皇觉始归正觉;
黄粱梦已醒,回忆走东走西走南北,处处都荆棘丛生,何如这昙云满地,庄严自在,看潭澄月影,帝心默印禅心。
2、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otaizhou.com/post/7194.html发布于 10-20